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心得体会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来源:江西公司党建部      作者:      时间:2019-08-01 10:47:02      【字体: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我们党开展的历次主题教育,都把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作为首要任务且贯穿始终。这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加强调坚持理论先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一、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学习理论最有效的方法

任何经典的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思想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我们党加强理论学习最直接的好方法,是党的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工作的好传统。不回归经典理论的学习,再好的讲解和解读都是别人嚼过的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通过读书班、部门学习、支部学习和自主学习,部门全体党员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了《学习纲要》和《论述选编》原文,力争准确、系统、全面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每读一次,都有新的认识和启发。

(一)读原著、知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更透

习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运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到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到十月革命的成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到二战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说明历史发展从来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曲折和波折。如果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那么社会主义实践可能又要长期在黑暗中徘徊,又要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幽灵在世界上徘徊游荡。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宣示了十月革命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年就高瞻远瞩地指出:“这第一次胜利还不是最终的胜利,但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时期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习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伟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任何时候都能清醒地指明航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新中国成立70年,苏共存在了86年,苏联存在了74年。我们党执政的历史还不及苏联,党的历史超过了苏共。可以告慰列宁同志的是,我们正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读原著、学原文,才能深深体会到恩格斯说的“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二)学原文、悟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来阐述问题,他的许多来自生活的通俗话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他提出要树立几种思维,比如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都具有突出的哲学意蕴。他十分注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等基本方法,此外还有学会“弹钢琴”,善于“转盘子”,坚持“钉钉子”,牵住“牛鼻子”等具体方法,其中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

通过学原文,我们还深刻感受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是党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邓小平同志在强调求真务实精神时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这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也是实事求是重要工作方法。习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习总书记的讲话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哲学素质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党员干部的才智和能力如何,并不取决于手中的权力和文凭,也不完全取决于有多少文化知识,而是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即如何思考、如何工作。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眼力不够,必须借助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法就是我们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因此,学习哲学,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三)读原著、悟妙语,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都体现出极具个性的语言风格。他的话既有理论蕴藉,又有现实针对;既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又善用民间语汇,深入浅出;既娓娓道来、平实晓畅,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如,关于加强纪律建设强调:“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关于长征精神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关于不忘初心强调:“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是赤子情怀,也是共产党人的座右铭,体现了总书记不忘初心、敢于担当、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情怀。

习总书记讲话中还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他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比喻成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旨在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他把“老虎”、“苍蝇”比喻成腐败分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查处腐败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针对培养选拔好干部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铭文中,伛比偻谦恭,俯比伛更谦恭,三个动词生动展示出正考父地位越高越谦恭。铭文还写道:“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意思是说,即便沿着墙根走,也不会有人敢来欺侮你。这正是人格的力量,品格的力量,正考父的谦虚低调,犹如一道对权力诱惑的思想防线。习总书记通过“三命而俯”的故事,告诫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像正考父一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总之,习总书记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博大精深,条理清晰,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更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

二、查问题、找原因,明确学习是增长本领的唯一途径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首要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但是,我们不少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图便利、找捷径,静心、潜心、精心读原著、学原文少,理论学习与党中央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精髓一知半解,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不透,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实践措施不实,究其原因,还是对这次主题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没有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致产生理论本领恐慌感。

实现公司一流企业建设目标,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有干事的高标准和成事的真本领。今天我们研讨的主题是“践行初心使命,推动一流战略落地,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们近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遇到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这些问题,唯一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唯一途径就是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

三、善学习、改学风,以学习成效推动一流企业建设

学风体现党的精神面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一)改进学风,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

这次主题教育,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中央要求,目前阶段原则上不允许到外地去学习代替集中学习,也不能以专家讲座的形式代替学习。因此,学习领会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认真深入的阅读原著原文。首先,要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学习纲要》是由原著原文生发出的系统性凝练阐释读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的理论概述,是引领干部群众通往这座思想殿堂的导航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再到现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这一系列读本的灵魂都是一种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整体把握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大思想理论和安排部署,做到融会贯通,才能避免表面化和碎片化。其次,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纲要》内容丰富、结构严整。全书共21章、99目、200条,近15万字,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论述选编》收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7篇重要讲话和有关重要指示精神,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如何做一个领导干部。在主题教育中用三个月时间通读一、两遍这两本书并非难事。两本读本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比如《学习纲要》第十九章,习总书记关于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论述选编》中习总书记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体现,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在研读过程中,要学懂、学透、学通,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再次,要注重经典著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任何经典著作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毛泽东同志读《共产党宣言》不下一百遍,每次都有新思考、新收获。《学习纲要》和《论述选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并不晦涩难懂、诘屈聱牙,即使读原著、学原文也读得懂、记得住。大家在原著面前不要有畏难情绪,只要肯花精力、下功夫专研,精读深读、研机析理,一定能体悟这一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独特的思想魅力。

(二)改进学风,要在改进文风会风上下功夫

学风和文风都是党风,文风体现学风,反映党风。党的历史经验表明,不良文风的总根源,主要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反对腐化文风的实质就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进学风必须改进文风。

什么样的文风才是好文风,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足够多的答案。他曾援引郑板桥的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强调写文章应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他最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文,就像毛主席所批评的那样,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反对“长、空、假”,倡导“短、实、新”的文风和会风。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躬身垂范的。比如“之江新语”专栏文章,每篇不过寥寥五百字左右,引经据典论述有力,讲道理浅显易懂,谈问题直击痛点,文章中的许多思想和提法,现在看来依然值得咀嚼回味。

文风会风更直接体现的就是领导作风。改进文风会风,首先,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不良的文风会风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我们要大力倡导清新朴实的会风和清洁明快的文风,穿衣戴帽的话不说,婆婆妈妈的话不说,鹦鹉学舌的话不说,逢迎拍马的话不说;不要担心别人听没听懂自己的话,担心的是自己的表达语言准不准;不要顾虑文章不长、会议太短是不是没有部署到位,而要担心事情是否得到了扎实落实。要把文风会风的改进作为检验机关作风和效能的重要标准,作为反映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其次,要提升干部的执行力。要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决策,把决策部署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切合实际的实施思路和具体可行的落实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要抓好制度的落实。习总书记说:“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公司《机关本部作风建设考核管理办法》对精简会议和精简文件提出了硬性规定和刚性要求,能量化的都量化了,不能量化的也提出了指标要求,我们要逐条逐款对照,严格贯彻,坚决落实。

(三)改进学风,要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这次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是个重要环节,我们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善于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开展工作的突破口。今年1-6月份,公司各项检查、考评、调研、巡察、审计等工作,为我们检视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几个单位的政治巡察工作,严于我们日常的检查考核,涉及面也大于我们的日常考评内容,所有这些问题,为我们党建工作指明了改进方向。我们要在主题教育中深刻查找问题根源,举一反三,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在全系统进行整改,解决好影响公司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其次,要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比喻说,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我们既要带着疑问下去,也要带着问题回来,既要人去,更要心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多层次、多渠道地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细致的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再次,要发扬创新精神。在集团公司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钱智民董事长提出要将集团公司打造成“创新型”企业。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党建工作同样需要创新。我们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以创新培育新动能,以创新激发新活力,真正将创新能力培育成为公司的党建发展优势,走好新时代一流企业建设的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同志们,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学思践悟、真信笃行,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Qbtlogo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艾溪湖北路66号 邮编:330096

赣ICP备:09007004号 技术支持: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754号

Qweix

绿动赣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