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心得体会

守初心、担使命,做深化改革的实干者和建设一流的推动者

来源:江西公司政法部      作者:      时间:2019-08-01 10:50:50      【字体:

一、认识最深的一个体会:要以正确的认识、科学的方法和实干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一招,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和伟大的飞跃,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前几日(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坚定不移破除利益固化的籓篱、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论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改革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改革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观认为,改革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辩证关系,既为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提供了必然性和合理性,也为同一社会制度的调整、改革与完善提供了必然性和合理性。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着社会基本矛盾,但是社会主义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是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进行的体制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改革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既要遵循改革的客观规律,又要提升改革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也是有规则的,要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来办,在实践中再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同时又强调,“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和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论述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思维方式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论述已成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抓住全球化机遇来释放制度活力和人民创造力的理论遵循。总结江西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使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论述有了更深刻体会,深刻体会到在我们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唯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坚定将深化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同时也要科学审视改革,形成推进改革的正确思维和方式方法,狠抓落实,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者。

一是对深化改革已到了“啃硬骨头”阶段要有正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访问俄罗斯时说过:“肉都吃完了,该啃硬骨头了”。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方法来解决。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深化改革越往纵深发展,其涉及的利益矛盾就越多,难度也越大,改革已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这是中央对改革进程的基本定位。结合到江西公司的深化改革也是如此,如这两年进行的“三改”,又如今年下发的深化改革25条中也有不少这样的“硬骨头”,特别是厂办大集体改革,按照国务院刘鹤副总理的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国企改革的一道难关。厂办大集体改革2005年就开始试点,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不难改就应该早就完成了,也不会拖到现在。7月4日,集团公司召开了“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座谈会”,明确今年要完成50%以上,明年必须全部完成。6月份我们做了个全面摸底,部分主办企业存在畏难思想,改革动力不足,少部分集体企业职工也有不理解的抵触情绪,职工利益关系、资产关系、投资关系错综复杂,改革牵一发动全身。虽然困难重重,但如果我们将改革到位,这必定是一件既有利于主办企业,又有利于集体企业员工的大好事。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改革的艰难,改革的不容易,另一方面更要树立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勇于进取、勇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冲破老的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笼子,坚持依法合规,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取得集体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是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思维方法关于深化改革的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突出问题导向体现了改革的矛盾分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推进改革中,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也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这六个方面的重大关系,既要注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要讲求“十个指头弹钢琴”,坚持科学正确的方法,就能使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2017年8月份启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工作,我们结合实际,通过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出了一个注销的工作方案,并最终得到了集团公司的理解和国资委的支持,使公司系统这项改革工作走在了集团公司的前列,江口电厂成为集团公司完成全民所有制改革任务的第一家。

顶层设计是改革的系统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进入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全新时代。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形成了四梁八柱国企改革的大框架和顶层设计,同时国资委推出了系列改革试点,掀起了国企改革的高潮。2017年根据集团公司“改革40条”,我们提出了33项改革重点工作任务;2018年,在上年基层上制定了42项改革重点工作任务,最近公司党委审议通过了《江西公司关于深化改革的意见》,明确了25项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和36个行动项。这些改革重点任务的实施,必将为实现“打造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流企业,再造江西公司”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有力的促进。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正确推进、准确推进、有序推进和协调推进。

三是狠抓落实是深化改革成功的关键。一分布置,九分落实。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实施方案要抓到位,实施行动要抓到位,督促检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宣传引导要抓到位。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紧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这几年我们推动的改革重点工作,老实说在抓落实上还是有欠缺的,前不久我们阶段性完成的一项改革任务,使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狠抓落实有了更深体会。今年二月份,集团公司要求我们由企业管理的市政公共设施移交工作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相关4个单位接到任务部署后,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落实,使半年多无进展的工作提前完成了,得到了集团公司相关部门的表扬。虽然这项工作不是很复杂,但涉及到政府部门的利益,沟通协调工作很艰难,这就要求我们各级负责同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把改革抓住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争当改革的促进派,争当改革的实干者,使我们的各项改革落地生根。

二、查找一个问题:推进“建设一流企业”工作不充分、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

2014年,江西公司启动建设一流电力企业工作以来,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和推进,虽然在业绩、资产、管理、队伍和形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成效不明显,对照标准和标杆仍有不小差距,几年来没有认定一个“一流企业”。从2018年各单位建设一流企业的评价结果来看,普遍得分不高,最高得分率也不到90%,各板块排名第一的单位均有3—5个认定条件不满足,资产(业绩、管理、队伍、形象)等单项一流企业评价中,队伍指标和形象指标普遍得分偏低,个别指标(标准分为45分)有十余家单位甚至没有得分,工作开展得很不充分。从这几年评价结果来分析,明显感觉到公司系统“建设一流企业”的意识不强、氛围不浓、力度不够,良好的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没有形成,存在着推进“建设一流企业”工作不充分、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上。因无先例可循,涉及面又广,公司系统18家单位分为四个板块,且各单位基础不一,指标评价体系在发布之前,虽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部分指标针对性不强、代表性不足、先进性不突出等问题;同时建设一流企业只有奖励没有处罚条款,导向的力度和作用不够。

2.主观上。重视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没有深刻理解建设一流企业的重要意义,专业管理人员对评价指标及评分规则不熟悉,职工对建设一流企业具体工作不清楚。部分单位认为再如何努力也实现不了建设一流企业目标,无动力,导致对建设一流工作不研究,无规划,无行动,无措施,听之任之甚至漠不关心,还处在“不知所以”“无动于衷”的状态。

3.行动上。目标上不明确,推进上不充分,工作上不系统。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发布后,有关单位未及时组织宣贯和学习,未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没有具体行动项和推进措施,缺乏应有的系统性策划和执行力。

4.结果上。部分指标与标杆值或先进值差距大,竞争力不强,从2018年度主要评价指标的情况来看,一些指标与集团公司系统、江西区域的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如火电机组的供电煤耗、单位电量三项费用及盈利能力等均不具先进性。在管理、队伍、形象等方面各单位工作开展得不全面,部分指标几乎空白,基础工作不扎实。

三、提出一揽子整改措施:多管齐下、统筹兼顾,扎实提高公司系统建设一流企业工作水平

针对公司系统“建设一流企业”工作开展得不充分、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宣贯。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认真组织学习,进一步深刻理解建设一流企业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调动广大职工建设一流企业的工作积极性,激发职工建设一流企业的创造性,争做学习型员工,研究型干部和创新型企业。对2019版《建设一流企业评价和认定办法》将组织培训,对相关工作人员和分管领导开展系统培训和宣贯。

2.深化体系建设。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建设一流企业工作体系,配置有责任、有能力的工作人员,建立建设一流企业工作网络,在全系统形成一把手抓一流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坚持深化改革,推进管理创新工具的应用,以对标为抓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实精细化管理,找准着力点、形成路线图、明确行动项,制定针对性强的工作方案(或规划),建立本单位的建设一流工作考评办法,形成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寻突破的工作机制。

3.完善推进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各单位年度提升目标,建立倒逼机制,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上下联动,各单位要结合对标工作定期开展指标分析,制定阶段性的改进提升措施,定期编制建设一流企业综合分析报告,并组织将各单位的分析报告在公司系统发布,便于各单位相互学习借鉴,以促进建设一流企业工作有序开展。

4.强化结果考评。建设一流企业评价结果继续与工资总额关联,与综合业绩挂钩,对于没有完成年度提升目标的单位,在综合业绩考核时适当扣分。对综合和单项评价中连续二年落后的单位,约谈主要负责人。

5.完善指标体系。结合2018年综合评价实施情况和2019年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和完善指标体系,调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规则,增强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Qbtlogo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艾溪湖北路66号 邮编:330096

赣ICP备:09007004号 技术支持: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754号

Qweix

绿动赣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