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心得体会
来源:江西公司火电部 作者: 时间:2019-08-26 22:54:11 【字体:大 中 小】
集团公司新时期发展战略定位为:“先进能源技术开发商、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商、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为保障集团公司总体战略在江西落地,江西公司明确了“打造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流企业、再造江西公司”战略总目标,也是我们新的使命。作为传统产业的火电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一流企业怎么建?从“再造一个江西公司”到“再造江西公司”该怎么干?带着这些问题,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受到很大启发,从中找到了思考方向。
一、追寻初心使命,谋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引擎,他指出“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要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精辟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加速转变,需要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支撑,对能源技术创新的需要也更加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特别是对于传统产业该如何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这些论述给我们思考如何做好火电转型升级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路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们具体工作的最好指导。
二、思考初心使命,找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要求把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的全过程。只有不断思考初心使命,才能抓住问题,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主题教育的“关键点”,就抓住了牢记初心使命、聚焦改革发展的“牛鼻子”。
江西公司经过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拥有火电、水电、新能源等业务板块,具有一定的装机规模,系统集成与应用能力较强,拥有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和一定的技术基础。但与建设一流企业的标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思维的重要论述,我们在以创新思维引领火电转型升级方面还是存在着差距。
在集团公司火电对标中我们多个指标处于落后状态,集团现在已经有高新技术企业32家,我们还没有单位具备申报条件,集团创新体系建设方案中确定的各板块产业技术依托单位也没有我们的单位;集团现有国家级研发机构9个、省部级研发机构1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7个,江西公司目前还没有类似机构。
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我认为: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总认为我们是传统的电力行业,技术应用企业。没有将创新思维融入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管理中,没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怕由于使用了新技术或新工艺出现问题担责。科技创新工作基本局限于每年的科技项目、创新工作室开展的小革新。
二是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不完整,没有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协同配合、运行顺畅。没有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对科技成果的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没有进行深入评价。科技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对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贡献的奖励不够突出,没有做到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创新队伍不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创新工作的骨干队伍,更没有在各方面的创新工作培养出领军人物。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梯队层次不够、专业结构不合理。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缺失自有核心技术,多数技术应用处于跟踪模仿阶段。
三、践行初心使命,抓落实
对于以上问题,通过此次主题学习,结合科技信息部和火电部工作职责,对以创新思维助推火电转型升级提出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一是做好江西公司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广泛深入调研,借鉴创新工作标杆企业的经验,紧紧围绕“一流”和“清洁”两个重点,根据江西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江西公司创新体系建设方案》。二是建立以价值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研究长期与当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大创新成果收益对重要贡献人员的分配力度;对进展好于预期、创新绩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与专项奖励。三是形成知识产权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机制。
(二)鼓励大胆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积极探索制定创新容错机制,为敢想敢干、敢于创新的同志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做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善待挫折者、宽容失败者、保护干事者。
(三)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形成江西公司科技创新核心平台,力争2021年完成1家企业申报。
(四)大力开展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创新骨干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形成以示范项目为载体的培育机制,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拓展科技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完善科技人才的职业成长通道。依托火电技术中心形成火电科技创平台,聚集火电科技创新核心队伍和领军人才。
(五)大力推进示范验证型项目,尽早尽快让创新产生效益。
1.开展适用于煤电耦合发电的生物质气化耦合、污泥耦合、垃圾气化耦合技改试点项目,污泥耦合项目力争2020 年形成成果。
2.进一步推进分宜扩建项目数字化电厂建设,同步推进火电基建技术监督试点建设,打造“新时期集团公司数字化电站的标杆”。
3.全力做好分宜项目“NuCON”系统应用工作,力争能够以首台首套政策获得发电计划奖励。
4.推进火电机组综合节能改造项目,从2020年开始逐步推进,研究开展超超临界机组通流改造,不断提升机组性能。
5.积极推进各火电厂多能联供,逐步实现多能互补,不断提升企业效益。
6.根据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提前开展机组灵活性改造等项目,提升综合效益。
(六)积极参与研发型项目,更多更全的掌握知识产权。
1.开展煤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在役机组运行状态监测诊断及寿命管理技术、建设机组状态检修与运行优化数据库,扎实推进贵电公司机组状态检修试点工作,2019年底完成状态检修信息化平台的功能设计和初步开发。
2.跟踪废水零排放技术、智慧水务工程应用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情况,逐步推广应用。
3.开展智能运维技术研发。设计并建立设备故障与健康模型,构建设备信息库、设备健康库、故障知识库,管理决策库,最终形成以生产设备为核心的数字化、一体化、智能化平台。
4.积极参与氢能与储能技术的研发。主动参与集团氢能项目,跟踪高效电解水制氢技术、氢气储能技术等示范工程推进情况,探索制氢和氢能应用与可再生能源耦合互补的运营模式。合作开展高储热密度蓄能系统、蓄热/放热过程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增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竞争力。
结合此次主题教育,将认真做好学习总结,提高政治站位,坚守初心情怀,牢记使命担当,以创新思维助推传统火电转型升级,为再造江西公司贡献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