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 >> 两个一公里 >> 经典案例

华为超前谋划研发“备胎芯片”

来源:纪委办公室      作者:罗东航      时间:2020-04-20 10:27:35       【字体:

2019年5月17日,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把华为列入黑名单,切断华为供应链。当日凌晨2点,华为旗下海思总裁就给全体员工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实则是向世界宣告:“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间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

华为敢向美国叫板,底气来自于任正非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和超前谋划的战略意识。

华为“备胎”研发始于2002年,当时美国司法部发起了对我国中兴和华为的调查,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问题严重性。那时华为手机品牌才刚开始,即使手机的硬件研发也远远落后于外国的大公司,更不要说手机的操作系统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任正非果断决策花大钱搞研发。2004年他投入4个亿,2万人研发芯片,到2019年,华为全球18万员工中,就有8万人是从事研发工作的。这些“备胎”让任正非在“美国禁令”之后,仍然风淡云轻地说出“影响微轻”四个字。

    去年4月,我们几个部门主任随陆书记赴华为就其企业BG新能源板块进行了考察调研,在深圳的坂田基地、东莞的研发基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全球一流科技公司的繁忙景象。在调研报告中我们得出的体会是:一流的企业首先要有一流的战略思维,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管理手段,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等。一年过去了,回头看看华为,她再此向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有力的答卷:2019年,营收8588.37亿元+19%,净利润626.56亿+5.6%,研发投入1317亿占营收的15.3%+1.2%,预计今年要达到200亿美元。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出超前思维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