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 >> 两个一公里 >> 经典案例
来源:纪委办公室 作者:罗东航 时间:2020-04-20 10:29:14 【字体:大 中 小】
为防止和延缓气候变暖,全球各个国家通过谈判和妥协,在1997年签订了《京都议定书》,实行碳的配额制排放,由此产生了碳排放的交易。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碳排放交易的步伐越来越快。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可以“买走”用户在蚂蚁森林里种植的虚拟“树”,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蚂蚁森林的碳排放“能量”初期通过公益基金会购买个人碳账户所积累绿色能量的办法,将其转化为植树行为,未来将参照国际上一直通行的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开展减排项目交易,鼓励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个人购买。
蚂蚁森林2016年8月正式推出,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个人碳市场产品,并成为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中国碳市场研究报告2017》中的典型案例。阿里巴巴在碳排放领域进行了很多超前的布局,蚂蚁森林已经拥有了3.5亿的用户且仍然处于不断成长阶段,支付宝中的大量产品已经与蚂蚁森林打通。未来,随着碳交易的不断成熟,支付宝中的各个产品将会反过来受益于碳交易体系,越来越多的人会采取更加绿色的方式,使用支付宝的各类工具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碳交易“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