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 >> 两个一公里 >> 经典案例

中国“国家名片”高速铁路网超前谋划

来源:纪委办公室      作者:罗东航      时间:2020-04-20 10:33:52       【字体:

回望“十二五”,中国高速铁路正是这样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带动全局、促进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已然走在世界前列,当之无愧成为一张国家名片,为“超前谋划”做了上佳注脚。

高铁立足当前,定盘稳增长,不是“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在建设层面,修建高铁拉动从中央到地方的大量投资,带动了机电、钢铁、水泥、数控机床、有色金属、高端芯片等一系列产业的研发和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在区域层面,促进人流、物流自由流动,让跨区域的高效沟通成为可能;在技术层面,高铁涉及庞大而系统的高新技术,我国已经连续取得突破。

高铁谋划长远,助力调结构,也不是“资源浪费的抢前工程”。由点及面,高铁的拉动、辐射作用全面而深远。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高铁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更为可贵的是,在高速铁路迅猛发展过程中,铁路体制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的历史性突破,为铁路运输深度参与市场竞争铺平了道路。

高铁也必将在“新基建”的超前谋划中更加注重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一项项重大政策、一个个重大工程、一批批项目加快实施落地,如“牛鼻子”一般,成为促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路径。

应该说“十三五”期间,国家在“超前谋划”的指引下,做深做实“三个重大”即围绕实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展开投资,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预警,政策措施的预研储备,将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任正非、马云和中国高铁的故事,正好与钱智民董事长在江西公司调研时提出的“两前”理念相契合,即谁走在前面,谁就赢在前面。公司党委深入学习领会钱智民董事长“两个一公里”和“两前”讲话精神,党委书记、董事长陆成龙同志在公司今年工作会议上,代表公司党委向全系统干部职工发出了“面对能源变革的浪潮,我们该做怎样的选择,是守还是往前闯?”的江西公司时代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