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 >> 两个一公里 >> 实践体会
来源:洪门电厂 作者:刘如武 时间:2020-06-03 15:30:14 【字体:大 中 小】
江西公司“两个一公里”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之机,正是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面对重大疫情考验,国家科学制订应对措施,全国上下精准施策,交出了一份堪称典范的抗疫“中国答卷”。一项事业要成功,不仅要有科学正确的规划战略,同时要有坚定笃行的执行落实,这是我理解的“超前领先一公里,最后落地一公里”。
谋事在先有预则立。阿里巴巴从一个只有“十八罗汉”的小公司,在马云的带领下野蛮生长,打败eBay、收购雅虎,一步一步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如今,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不断衍生和扩展边际,已经打造成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回顾阿里的成长之路,审时度势的战略布局和战略调整是阿里得以成功的核心要素。不仅是阿里巴巴,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是在科学的战略规划指引下,成长壮大起来的。洪门电厂2019年成功收购了14.01万千瓦光伏电站70%股权,实现了容量翻倍,形成水光互补资产格局,有力提升企业抗风险指数。发展的成果得益于江西公司的科学决策,相关部门的充分论证和指导。所以“领先一公里”要领先在顶层设计上,在企业发展蓝图、方案的质量上。就要像侦察兵一样,做好前期调查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纲举目张,一抓就灵。“众智谋事必明”,所以现在非常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最大限度使提出的发展蓝图、规划方案符合实际,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洪门电厂“管好存量,发展增量,到2021年末,总装机突破30万千瓦,实现第三次创业第二阶段目标;到2025年末,总装机突破50万千瓦,全面实现第三次创业目标”奋斗目标,是对接江西公司发展战略,科学研判内外部环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的,虽然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有压力有难度,但我们就是要有这样“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拼劲,我们既要有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胆识和担当,也要慎思善谋,进一步提升规划、计划方案的质量,使目标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成事在人笃志敏行。华为公司老总任正非有个非常著名的理论:执行企业战略,引进新管理体系时,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5年之内不允许幼稚创新,5年里把系统用好了,可以进行局部改动,结构性改动是10年之后的事。正是因为对战略、制度一以贯之的精神,才创造了华为的春天。还有一个反面的例子,王府井百货大楼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经逐渐失去了“中国第一店”的风采,王府井高层谋求变革,邀请了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为其设计集团的主业连锁经营方案,请安达信咨询公司开发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请麦肯光明广告公司进行了市场营销和广告总体策划。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仅仅是落在了纸上,没有落到地上。“一分布置,九分落实”,“最后一公里”是计划的执行落地环节,也是收获阶段,落实是一切规划、计划的归宿,是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以往我们工作能取得一些成绩,回过头去总结,都是因为工作计划得到了较好的落地执行,这中间也会遇到矛盾、困难,但大家有强烈的成事意志,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全力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2020年初,洪门电厂职工生活小区出现1例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政府和江西公司的领导下,用“一定要守护职工生命安全和保障电力供应”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有效控制和消灭了疫情,保障了安全生产,也在这次事件当中锻炼了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临危不乱的意志品质,凝聚提升了广大职工的精神力量。“众力举事必成”,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培养有担当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使他们有勇气、有胆识、敢担责任,凡是议定的事就分头落实,不折不扣抓出成效,对这样的干部职工,要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对一些企业存在的问题,如重复发生的设备缺陷、等待中的备品采购,一定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查找“中梗阻”“肠梗阻”的原因,让这种“梗阻”现原形,从体制机制入手,从选人用人入手,革除“梗阻”,让“最后一公里”畅通起来。
慎思善谋,敏行落地。回顾洪门电厂50多年风雨历程,上下同心、团结奋斗,是创造洪电自信的关键密码,也是我们开创未来的根本依靠。汇聚全体职工的力量打通“两个一公里”,我们就有了实现奋斗目标的深厚底气。